close
在四歲後,慢慢開始思考教與不教這件事
首先在這點上,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論調在家中上演
以我個人的成長背景,當然是有教無類
可惜家中另一半主張自由適性發展
當然沒有絶對真理
老實說,如果各自負擔一半的教養時間,一定要充份協調
但是我認為還是以照顧的核心人為主才對
不過以我個人經驗而言home school還是要由EQ或耐心高的那一方負責
每次陪伴emma常常覺得自己是後娘,對前妻的小孩不滿
不然這種聲斯力竭、喪心病狂是那𥚃來的情緒
今天上午我才真心的禱告,祈求力量達到心靈的平靜
下午看小孩寫數學,差點沒有徒手折斷鉛筆
內心有聲音告訴我,放手她自己摸索
但我真的擔心,他會不會和當年的我一樣,在成長中為了學習而掙扎
我看了好多育兒書,道理人人都會說
卻沒有誰能替我坐在不斷扭動的小孩旁邊陪他走過每段過程
在情緒的幽谷𥚃,反覆的自我檢討,又犯相同的錯
人在他鄉,有些擔心和不安常會擴大
只希望後母可以少出現,才是愛的真諦
全站熱搜